8月14至15日,呼倫貝爾市政府一級巡視員郝桂娟、內蒙古自治區環境監測總站呼倫貝爾市分站站長君珊等一行人親臨柴河自然保護區核心管理區域內,對我校正在進行的環境監測項目采樣工作進行檢查。
我校生態建設與綠色發展研究中心組織農學院黃學文、李杰、楊小剛等專家,承接了內蒙古環境監測總站碳試點監測項目,對呼倫貝爾市鄂溫克自治旗、陳巴爾虎旗、新巴爾虎左旗和新巴爾虎右旗的85個坐標點位進行植被和土壤采樣調查;對柴河自然保護區10個不同群落的樣地進行采樣調查,并建立了落葉松+杜鵑灌木群落的永久監測樣地,為更好地對呼倫貝爾市生態環境進行監測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經過團隊成員50余天的奮戰,項目取得了階段性成果:一是采樣工作已全部順利完成,并進入實驗階段;二是在柴河自然保護區發現了3種國家二級保護蘭科植物,蜻蜓蘭、二葉兜被蘭和裂唇虎舌蘭,這是采樣工作的意外收獲;三是幫助柴河自然保護區制作植物標本,為該保護區工作人員的專業知識儲備及后期科普宣傳積累第一手素材做出了相應貢獻。
郝桂娟巡視員一行對我校研究團隊取得的階段性成果表示認可,并給予了高度評價。郝桂娟巡視員表示,采樣工作的順利完成為后續實驗階段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大家要繼續發揚吃苦耐勞、勇于奮斗的精神,助力呼倫貝爾打好“生態牌”,助推綠色生態高質量發展。
